學校分椒江、臨海兩地三校區辦學,總占地面積1670畝、建筑面積約58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73億元,館藏紙質圖書219.1萬冊,直屬附屬醫院3家,辦學條件良好,校園風光優美。下設人文學院、商學院、外國語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大數據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醫藥化工與材料工程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體育學院)、航空工程學院(智能制造學院)、建筑工程學院、醫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12個二級學院,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其中椒江校區以工、經、管、醫、藝為主,在校生約10000人;臨海校區以文理和教師教育為主,在校生5000余人。
學校堅持走人才強校之路,創造性建立人才和科研“特區”高等研究院,完善“1+X”人才政策體系,建立了一支1000余人規模的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F有國家頂尖、高端人才10余人,柔性引進了14個由“長江”“杰青”等領銜的高水平創新團隊;6人獲國務院特殊津貼,30多人次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稱號。
學校狠抓應用型建設,“將學科專業建在產業上、把人才培養放到車間里、讓科研論文寫在大地上”,緊緊圍繞臺州“7+1+X”產業體系,建立了制藥化工、材料建筑、智能制造、電氣信息、生命環保等一批與產業群良性互動、共生發展的學科專業群,擁有省級一流學科4個、省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和高校高水平創新團隊各1個、省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聯盟5個、“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省院士專家工作站、省博士后流動站各1個,化學、工程學2個學科接近全球ESI排名前1%;設立52個本科專業,工科專業接近50%,擁有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7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個專業通過國家認證,獲批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8個省級人才培養基地。
學校牢固樹立校地發展“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奮斗共同體”(簡稱“三個共同體”)理念,對接黨委政府戰略部署,密切校地校企互動、推進產教深度融合,與15個以上市級有關部門及縣(市、區)建立了全面合作關系,成立了臺州生物醫化產業研究院、臺州大數據智能研究中心、浙江(臺州)小微金融研究院等近20個產學研平臺,攜手行業龍頭、上市公司搭建了頭門港產業學院、銀輪商學院、杰克學院、恩澤醫學院、浙江省建筑業現代化臺州產業學院等十大產業學院,與200多家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以打造“臺州主城區的大花園、臺州人民的大客廳、臺州全民終身學習的大書房、臺州地方精神和地方文化傳承創新的新高地”(簡稱“三大一新”)為目標,深入實施“人文社科研究能力提升計劃”,建立了臺州市大陳島墾荒精神研究中心、臺州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臺州商人研究院、唐詩之路研究院、和合文化研究院、天臺山文化研究院等平臺,一批研究咨詢報告受上級領導批示肯定,兩次獲得“全國社科組織先進單位”稱號。
學校牢固樹立“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傳承弘揚“澡身浴德、修業及時”的校訓精神,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書院制建設探索,依托省教師教育基地、省“雙創”示范基地、省級示范性創業學院,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大力培育具有“忠誠、奉獻、進取、合作”特質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近年來獲省級以上教學成果近100項、省級A類以上競賽獎620項(其中,10項排名進入全省前五),就業率保持在96%以上,畢業生受行業企業歡迎,師范生在省內具有較強競爭力。以教育國際化為抓手,推進開放辦學、拓寬師生視野,與加州浸會大學聯合培養護理學碩士,與美、英、韓等國大學以“2+2”“3+1”等形式聯合培養本科生,與40多所大學建立了友好交流關系,校友遍布世界各地,不少校友已成為企業家、博導及各級黨政機關的主要領導,贏得了臺州“教師搖籃”和干部“黃埔軍校”等美譽。
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新作為。當前,臺州學院正以校第三次黨代會精神為引領,深入落實特色立校、人才強校、開放興校、文化鑄校四大戰略,全面推進改革創新、全面加強內涵建設、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為建設國內一流、國際上有良好聲譽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而不懈奮斗!

浙江專升本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于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