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23年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專升本理工類專業介紹的內容已經發布。具體的詳情就一起來看看吧。
一、軟件工程
1.專業介紹
本專業為浙江省一流學科(B類),“十三五”浙江省高校特色專業。本專業面向軟件產業,培養軟件理論基礎知識扎實,能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軟件工程問題,具有軟件產業實踐經驗,適應現代化工程團隊、新產品和新系統開發需求,擁有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的軟件工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畢業后可在IT企業、企事業單位從事軟件系統相關的研發和管理工作。
2.專業代言人
馮志林,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信息工程學院軟件工程專業負責人,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第三層次培養人員、浙江省高等學校教壇新秀、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浙江工業大學青年學術帶頭人,從事移動互聯網開發、軟件工程、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中間件等研究工作12年,并長期從事本科專業課教學工作,主要教學的課程有JavaEE程序設計、Android程序設計、IOS程序設計、軟件項目實訓等。近年來,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和浙江省科技廳計劃項目1項,并作為核心骨干參與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浙江省科技廳重大項目和重點項目等10余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發表40余篇論文,出版專著1部,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項。
3.專業解讀
本專業面向軟件產業,以構思、設計、實施和運行實際工程為工程教育背景環境,培養具有良好團隊協作精神,軟件理論基礎知識扎實,能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軟件工程問題,具有軟件產業實踐經驗,適應現代化工程團隊、新產品和新系統開發需求,能依據工程需要自發學習并優化自身的理論知識體系,擁有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的軟件工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是浙江省一流學科、省優勢特色專業。采用CDIO實驗班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本專業畢業的學生,既可從事軟件工程基礎理論研究、大中型軟件系統開發、軟件工程項目管理、新方法和新技術開發等軟件工程領域的科技工作,也可承擔軟件企業管理、軟件開發技術管理及軟件企業市場經營等工作。本專業歷年畢業生就業率都達到95%以上,且就業質量高。
本專業目前開設2個方向:移動軟件設計專業方向和大數據開發與應用方向。
1. 移動軟件設計專業方向:隨著移動計算環境越來越社交化和開放化,計算機網絡應用重心由互聯網端轉向移動設備端,移動應用程序設計技術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本專業強調移動計算基礎架構和理論,強調Android、IOS平臺和Java、Objective-C和C#語言等移動互聯網應用與開發技術,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專業實踐能力、團隊協作意識,可從事基于移動軟件設計開發和應用等工作與創新的高層次技術人才。
2. 大數據開發與應用方向:隨著互聯網和云計算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大數據概念也隨之產生,并且被企業越來越重視,在IT產業、互聯網金融、物流、醫療、電力、零售業、農業等領域,大數據成為挖掘客戶需求、創新商業模式的強有力手段。該專業方向將以大數據技術開發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為宗旨,從大數據系統框架搭建、應用研發及數據分析三個層面,培養具有實戰經驗的高素質、實用型大數據專業技術人才。學生將掌握大數據在數據管理、系統開發、數據分析與數據挖掘等方面的核心技能,成為未來大數據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0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專業介紹
本專業創建于2000年9月,2009年被列為之江學院重點建設專業,2016年被列為浙江省優勢特色建設專業。專業現有專任教師中博士、副教授以上占90%,所依托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2016年被評選為浙江省一流學科(B類)。本專業緊密結合省內信息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擬定人才培養方案,與眾多知名企業密切合作聯合培養人才,使得學生具有立足社會、開創事業的真實本領,畢業生廣受企業歡迎并獲得較理想的工作崗位。
2.專業代言人
李超,博士。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專任教師,主要從事圖像處理、計算機輔助診斷、人工智能算法以及機器人操作系統、自主定位導航算法等研究。曾任香港理工大學信息資訊工程系Kim-Man Lam教授研究助理;第二屆全國機器人專利創新創業大賽優秀獎(項目負責人);蕪湖縣第三屆創業創新大賽一等獎(項目負責人);參加“蕪湖市第八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評選活動”并獲得一等獎;曾主持蕪湖市重點研究與開發計劃一項(已結題),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探索項目一項。相關研究成果在Journal of Biomedical Informatics,Academic Radiology等期刊上發表,其中SCI收錄論文4篇,EI收錄論文12篇。曾任安徽省婦女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代表;獲得蕪湖市鳩江區“優秀共產黨員”;“蕪湖市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蕪湖市十大杰出青年之最美女工匠”榮譽稱號。
3.專業解讀
隨著移動互聯網、普適計算、云計算和物聯網的普及,計算機的應用已滲透到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呈現出網絡化、多媒體化、大數據化與智能化的主要特征。計算機網絡化是用現代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把分布在不同地點的計算機互聯起來,組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可以互相通信的網絡結構。網絡化的目的是使網絡中的軟件、硬件和數據等資源能被網絡上的用戶共享。
多媒體計算機是利用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大眾傳播技術,來綜合處理多種媒體信息的計算機。這些信息包括文本、視頻圖像、圖形、聲音、文字等。多媒體技術使多種信息建立了有機聯系,并集成為一個具有人機交互性的系統。多媒體計算機將真正改善人機界面,使計算機朝著人類接受和處理信息的最自然的方式發展。大數據技術從各種類型的數據中快速獲得有價值信息,根據特定目標,從數據收集與存儲,數據篩選,算法分析與預測,數據分析結果展示,以輔助做出最正確的抉擇,其數據級別通常在PB以上,復雜程度前所未有。大數據具有體量巨大、類型繁多、價值密度低、處理速度快等特點。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給各行各業的數據處理與業務發展等帶來重要變革。從技術上看,大數據與云計算的關系就像一枚硬幣的正反面一樣密不可分,必須依托云計算的分布式處理、分布式數據庫和云存儲、虛擬化技術。
智能化使計算機具有模擬人的感覺和思維過程的能力,使計算機成為智能計算機。這也是目前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計算機要實現的目標。智能化的研究包括模式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的生成和理解、博弈、定理自動證明、自動程序設計、專家系統、學習系統和智能機器人等,已研制出多種具有人的部分智能的機器人。
03 電子信息工程
1.專業介紹
本專業為浙江省新興特色專業,學校重點專業,博士副教授及以上師資比例達80%,培養面向信息技術、通信、自動化、人工智能、芯片等行業領域,從事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設計、應用開發以及技術管理等職業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要求掌握電子信息、計算機網絡與通信、單片機開發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近三年就業率超過95%。
2.專業代言人
陳偉杰,中共黨員,博士,教授,浙工大碩導。OPTIMAL機器智能與優化團隊數據科學方向帶頭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首批浙江省高校領軍5246青年優秀人才,澳大利亞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人工智能中心訪問學者。長期從事數據科學與機器學習方向前沿課題研究。共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核心成員(前3)參與國家級項目4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中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20篇被中科院2區SCI收錄。先后多次榮獲校級先進教師、校級優秀班主任、校級“事業家庭兼顧型”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指導學生課外科技競賽,榮獲多項國家二等、浙江省二、三等獎。
杜樹旺,副教授,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負責人。在專業類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30余篇,主持并參與完成了包括科技廳重大項目、科技廳重點項目、公安部科技項目、教育部教學改革項目、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項目、教育廳科研項目、重大橫向課題等各項科研課題40余項,科研經費累計到款超過400萬元。曾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廳局級科技進步獎一、二等獎各1項,院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和三等獎各2項。指導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和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學生團隊獲得全國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浙江省一等獎2項、三等獎4項,華東賽區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曾獲得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浙江賽區優秀指導教師,多次獲得浙江工業大學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3.專業解讀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站在二十一世紀高新技術發展的前沿,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芯片為代表的電子技術日新月異,本專業以社會和行業需求為導向,制定培養計劃,重點培養社會緊缺的電子信息工程相關領域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能夠在數據采集、信息處理、嵌入式系統、通信、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及相關專業領域,從事板級電路設計、嵌入式系統設計、工程設計、設備制造、技術管理等工作。能夠掌握電子信息基礎、計算機網絡與數據通信、單片機開發和應用、嵌入式系統開發等方面的專業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知識獲取能力、創新意識、動手能力和系統開發能力。
本專業辦學以“寬口徑,重實踐”為特色,以培養具有智能電子系統和物聯網工程應用特色的創新人才為目標。以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為中心,以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課內教學與課外實踐相結合、校內實訓與校外實習相結合,優化人才培養體系。并強化應用能力培養,突出“實驗、實踐、實訓、實習”在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精心組織設計核心課程群相關的實驗、實踐、實訓和實習項目。在電子信息工程領域的平臺上構建課程體系,覆蓋數據采集、傳輸、分析、處理和應用,包括通信系統和網絡,電子測量,物聯網技術,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等領域。
1、智能電子系統方向:主要學習信息檢測、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嵌入式系統、信號的獲取與處理和自動識別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在此基礎上,還進行電子與信息工程實踐的基本培訓和實踐技能訓練,具備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
2、物聯網工程方向:物聯網作為一項戰略性新興產業,越來越多的企業把目光投向先進的物聯網技術。物聯網工程方向側重于培養數據傳輸、數據處理以及后端應用方面的高級技術人才,能夠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術進行物聯網系統設計、實現。
04 自動化
1.專業介紹
本專業為學院優勢學科,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創新為導向,對接浙江省先進制造與智能信息處理等領域。該專業學生在電子設計競賽、智能車大賽、機器人大賽等綜合性賽事中獲得了優異的成績,每年畢業生的就業率都保持在94%以上,主要培養從事控制和管理自動化系統開發、集成、測試、應用、管理和運維的應用型人才。選擇自動化專業,帶你了解“工業4.0、智能制造、機器換人”的奧秘。
2.專業代言人
陳怡,博士,博士后,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2006年獲得香港理工大學電力電子專業博士學位,2019年至今在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任教。2013年入選浙江省高等學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2015年成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培養人選。2015年首屆全國高等學校青年教師電工學課程教學競賽全國二等獎獲得者。主持國家級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3項。發表論文42篇,出版譯著和教材各1部;授權發明專利71項。獲得江蘇省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傅永峰,博士,副教授。2007年獲得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學位,2009年至今在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任教。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主持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項目3項。發表論文20余篇,出版教材1部;授權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10余項。
3.專業解讀
自動化(Automation)是指機器設備、系統或過程(生產、管理過程)在沒有人或較少人的直接參與下,按照人的要求,經過自動檢測、信息處理、分析判斷、操縱控制,實現預期的目標的過程,是人類文明進步和現代化的標志。隨著“工業4.0”、“機器換人”、“無人工廠”進程的加快,自動化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機器人、人工智能、虛擬現實、3D打印、大數據、云計算、無人機、智能制造等等都屬于自動化研究的范疇。
學院自動化專業是學院優勢學科,目前擁有教授2名,副教授(高工)5名,講師1名,實驗員1名,師資力量雄厚,科研和教學能力突出。目前自動化專業教師已主持國家級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3項,工業控制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4項及教改項目、橫向項目多項。
以自動化基礎實驗室(一)、自動化基礎實驗室(二)、電力電子與運動控制實驗室、電力拖動實驗室、機器人創新實驗室等教學實驗室為依托,自動化專業與加拿大達內IT培訓集團杭州中心、惠科教育集團、華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進行合作,成立了多個校內校外實訓實踐基地。
近三年來,自動化專業學生在全國大學生飛思卡爾智能車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浙江省大學生物理科技創新競賽、浙江省大學生高等數學競賽、浙江省大學生電子商務競賽、浙江省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浙江省“南江杯”大學生機器人競賽等一系列競賽中,獲得多項省級獎勵。
自動化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領域非常寬泛,可到高科技開發公司、科研院(所)、外資企業、郵電、通訊、電力、交通、金融、外貿、環保、城建等多個部門和行業工作,特別適合在高新科技領域從事科技開發工作。近三年來,本專業畢業生就業率持續保持在85%以上。
05 機械工程
1.專業介紹
本專業為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和重點建設專業,重點學習和培養機械的開發、設計、制造、安裝和運維等理論和實踐能力。經過20余年發展,構建了產教協同、校企合作的多層次工程技術綜合能力培養平臺,開設了機械控制、數字化設計、智能裝備等個性化、復合化模塊,注重通過學科競賽和課外科技活動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2.專業代言人
毛亞郎,博士、副教授,機械工程系主任,從事教學研究工作17年,承擔工程圖學、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數字化設計制造等機械相關專業課程的教學工作。研究方向為機械裝備的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機器人智能抓取、數字化車間等。參與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重大科技專項及其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研究;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教育廳等科研項目;發表研究論文6篇,授權發明專利3項;多次指導學生在浙江省機械設計競賽中獲獎;曾獲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優秀指導教師、優秀班主任等榮譽。
3.專業解讀
機械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3D打印、機器人、C919大飛機、高鐵、新能源汽車、智能工廠……,機械給未來世界提供無限可能。機械工程專業被譽為“第一工科”和“就業常青樹”,是學習和培養在開發、設計、制造、安裝和運維各種機械中的理論和實踐能力的專業。
我院機械工程專業為浙江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和重點建設專業,經過了20余年的發展,形成了鮮明的人才培養特色:(一)“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行業與企業深度參與學校的人才培養,構建了產教協同的多層次工程技術綜合能力培養平臺;(二)“個性化、復合化”,依據學科內涵開設機械控制、現代設計、智能裝備和過程管理等模塊方向,還可與國際貿易、英語和日語等專業實現跨學科復合培養;(三)“重實踐、彰創新”,注重通過學科競賽和課外科技活動,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在各類學科競賽中多次斬獲國家級獎項,成績名列同類院校前茅。
往年錄取數據
目前正是招生簡章和普通計劃公布熱點期,現在提前加入【2023年浙江專升本招生簡章公布群】,第一時間獲取最新公告!不知道如何報考,對報考有疑問的,現在填寫【2023年浙江專升本報名指導】,由專業老師詳細為你解答吧!
擔心錯過報名的同學,關注【浙江專升本之家】公眾號,訂閱報考通知?;貜汀?span style="color: #FF0000;">真題】,還可以領取歷年資料~
以上就是關于“2023年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專升本理工類專業介紹”的全部內容,若考生還想了解更多關于浙江專升本考試的相關資訊,如浙江統招專升本政策、考試大綱、常見問題、統招考試、成績查詢、錄取分數線等,立即點擊【在線咨詢】老師為你解答哦!

浙江專升本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于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