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浙江統招專升本網整理了2023年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專升本金融學專業介紹的內容,供考生們參考吧。
01招生計劃
類別:經管類
專業代碼:005
普通專升本計劃數:120
免試專升本計劃數:30
學費參考(元/年):24750
英語要求:無
02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道德修養,系統掌握金融專業理論知識、基本業務技能,具有獨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能勝任銀行、證券、保險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相關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03專業要求
具備基本的政治素質和法律素養: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和毛澤東思想,掌握科學發展觀的理論精髓。熟悉國家關于資本市場、財務會計制度等相關的經濟法規和政策等。
具備獲取知識的能力。具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具有積極主動探索、思考問題的能力;具有利用金融學專業知識對國內外經濟現象、金融事件進行觀察、比較、分析、概括、判斷和推理的能力;具有應用python、計量經濟學等工具分析金融數據的能力。
具備實踐應用能力。具有對經濟現象和金融實務的敏感性;掌握金融學理論和業務知識、網絡信息技術、市場營銷等多種知識技能,具有面向社會開展投融資、資本運營、理財等方面咨詢、分析、策劃和管理的能力;具備團隊合作精神。
具備創新創業能力。能夠獨立思考;具有批判性思維;具備金融產品研發技能,能夠開發、設計新型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創造性和個性化地提出解決金融問題的方案。
具備科學研究能力。熟練運用現代信息管理技術進行專業文獻檢索、數據處理和分析、模型設計等,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具備專業論文、研究報告的寫作能力。
04核心課程
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財政學、貨幣銀行學、證券投資學、公司金融、商業銀行業務管理、保險學原理、金融衍生品、金融風險管理等。
05就業前景
本專業人才需求旺盛,就業競爭力強,畢業學生除部分繼續海外或國內高校繼續深造外,主要就業去向為數字經濟、互聯網企業、工商企業等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政府勞動人事主管部門公務員、教學與科研單位或自主創業等。
06專業定位
金融學專業是浙江省一流本科專業,浙江省“十三五”特色專業。本專業結合金融科技發展和社會需求的需要,推行“專業交叉,校企合作”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培養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和良好道德修養,掌握扎實的金融學理論和方法,具備較好的金融業務技能,能熟練運用現代金融工具。
07專業特色
1、強化科技金融。以保證專業基礎和核心理論課程教學質量為前提,有意識地加強Python在金融中的應用教學,為提升學生應用技能夯實基礎,搭建通識和專業相統一的新金融課程體系。
2、注重場景金融。借助同花順和平安保險合作平臺,模擬典型金融交易場景,利用新型的金融科學技術,將金融活動有機嵌入到場景服務中,再現金融產品的設計。
3、服務普惠金融。適應浙江地方金融業的創新發展,培養高素質應用型金融人才,為浙江小微企業提供個性化的金融服務。
08專業優勢
1.專兼結合的高素質教學團隊。金融專業不僅有省教壇新秀、省新世紀“151人才”等學科帶頭人,海外墨爾本大學、紐卡斯爾等名校畢業的優秀青年教師,還聘請專業突出的海外知名教授和國內金融機構實務導師,形成一支優秀的專兼結合教學團隊。
2.產、學、研協同的金融實驗、實踐平臺。金融系與浙江核新同花順網絡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互聯網大金融綜合實訓系統,與杭州睿數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了大數據實驗平臺,與平安保險等多家單位合作共建“聯合培養—實習(訓)—創(就)業”特色培養模式。
3.以賽促學、以研促教、賽研融合的教學方法。以科技競賽為載體,將教學、科研和實踐有機融合,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而且極大地提升學生的應用和創新能力,助力學校培養創新型、應用型、區域化、國際化的高素質人才。近兩年,本系學生在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浙江省大學生金融創新大賽、浙江省大學生證券投資比賽中累計獲獎100多人次。
距離23年統招專升本考試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不知道如何備考,對考試有疑問的,現在加入【2023年浙江專升本考試通知群】,由專業老師詳細為你解答!還能第一時間獲取考試提醒哦!有疑問也可填寫【2023年浙江專升本考試指導】
擔心錯過考試的同學,關注【浙江專升本之家】公眾號,訂閱考試通知?;貜汀?span style="color: #FF0000;">真題】,還可以獲取歷年資料~
以上就是關于“2023年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專升本金融學專業介紹”的全部內容,若考生還想了解更多關于浙江專升本考試的最新資訊,如浙江統招專升本政策、考試大綱、常見問題、報名時間、錄取分數線等,搜索進入【浙江傳愛專升本】小程序,還有更多升本好禮可得!

浙江專升本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于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