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溫州理工學院專升本招生簡章,根據浙江省教育考試院關于印發《浙江省2024年選拔高職高專畢業生進入本科學習實施細則》的文件要求和精神,2024年我校繼續選拔優秀高職高專畢業生進入漢語言文學等11個本科專業學習(簡稱“專升本”)。
學校概況
溫州理工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全日制公辦普通本科高校。學校辦學定位為應用型高等學校,主要培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學校占地面積901.8畝,下設12個教學機構,28個在招本科專業,涵蓋理學、工學、經濟學、法學、藝術學、文學和管理學七大學科門類,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人。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擁有包括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省級特聘專家、浙江省高校領軍人才、浙江省教學名師、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等一批省級人才,其中副高及以上教師占比35%,具有碩博學位占比88%。近年來,學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省“尖兵”“領雁”研發攻關計劃項目等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30多項,廳局級科研項目300多項。
學?,F有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個、省級特色專業4個、國一流課程1門、省級一流課程76門,省級重點建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5個。近兩年,學校獲教育部協同育人項目100項,獲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省特等獎2項、國家級三等獎1項。
選拔計劃
院校省代號:0123
(注:具體招生計劃以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為準,學費標準供參考,最終以物價部門批準公布為準。)
高職高專階段所學專業要求
1.電子信息工程:高職高專階段所學專業為工程測量技術、環境監測技術、環境監測與控制技術、發電廠及電力系統、供用電技術、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高壓輸配電線路施工運行與維護、電廠熱能動力裝置、風力發電工程技術、建筑設備工程技術、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數控技術、精密機械技術、材料成型及控制技術、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機械產品檢測檢驗技術、電機與電器技術、工業設計、工業工程技術、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智能制造裝備技術、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光電制造與應用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智能控制技術、電梯工程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船舶電氣工程技術、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電子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紡織機電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汽車車身維修技術、船舶電子電氣技術、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智能產品開發與應用、智能產品開發、智能監控技術應用、汽車智能技術、電子制造技術與設備、電子測量技術與儀器、聲像工程技術、光伏工程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系統與維護、移動應用開發、現代通信技術、通信技術、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移動通信技術、通信工程設計與監理、光通信技術、醫學影像技術、醫療設備應用技術、醫療器械維護與管理、廣播電視技術的考生可報考。
2.機械工程:高職高專階段所學專業為機械設計與制造、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數控技術、精密機械技術、材料成型及控制技術、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機械產品檢測檢驗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電機與電器技術、機械裝備制造技術、工業工程技術、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智能制造裝備技術、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智能光電制造技術、光電制造與應用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智能控制技術、電梯工程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船舶機械工程技術、游艇設計與制造、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電子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化工裝備技術、紡織機電技術、制藥設備應用技術、鐵道機車、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汽車車身維修技術、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港口機械與智能控制、港口機械與自動控制、輪機工程技術、飛機機電設備維修、通用航空器維修、城市軌道車輛應用技術、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技術、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汽車智能技術、電子制造技術與設備、醫療設備應用技術、醫療器械維護與管理的考生可報考。
3.土木工程:高職高專階段所學專業為建筑設計、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古建筑工程技術、風景園林設計、園林工程技術、建筑動畫技術、建筑動畫與模型制作、建筑工程技術、地下與隧道工程技術、建筑鋼結構工程技術、建筑設備工程技術、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建筑消防技術、消防工程技術、建設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建筑經濟信息化管理、建筑經濟管理、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建設工程監理、市政工程技術、給排水工程技術、房地產經營與管理、房地產檢測與估價、水文測報技術、水利工程、水利水電建筑工程、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道路橋梁工程技術的考生可報考。
報考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的人員可以報考:
1.浙江省全日制高職高專應屆畢業;
2.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3.身體健康,各專業身體要求按教育部等三部委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
報名與填報志愿
1.實行網上遠程報名和填報志愿;
2.報名時間:2024年3月16日9時至20日17時;
3.報名網址: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網站(www.zjzs.net);
4.志愿填報:每個考生可填報8個志愿,每個志愿包括一所高校和一個專業??忌荒苓x擇一個招考類別,具體類別根據考生高職高專階段所學專業,按2024版《浙江省專升本各類別所含專業對照表》確定,跨類別填報的志愿無效。
資格審核與繳費
1.資格審核相關高校于3月21日至23日期間對完成網上信息輸入的本??忌M行網上資格審核;3月24日9時起,考生可登錄報名系統查詢審核結果。2.網上繳費資格審核通過的考生,須于3月25日9時至26日17時登錄報名系統,按照系統指引完成網上繳納考試費。根據《關于普通高校專升本和“2+2”招生考試收費標準的復函》(浙價費〔2005〕17號)有關規定,收費標準為110元/人次。逾期未完成繳費的,視為放棄報名??荚?/span>
1.考試科目
藝術、體育類專業經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同意,可由招生高校組織專業加試,并在報名工作開始前完成。專業加試合格的考生才能填報相應的高校專業志愿。
2.各科分值:滿分均為150分。3.考試時間:2024年4月20日,上午考高等數學、大學語文(9:00~11:30),下午考英語(14:30~17:00)。4.考試組織。考試由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統一組織管理,各設區市教育考試機構具體組織實施,考點設在設區市??忌诳记?周內登錄報名系統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考前1天考生可自主前往熟悉考場。5.命題評卷。由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統一組織。公布成績時間為5月中旬??忌鐚Τ煽冇幸闪x,可按規定程序進行成績核查申報。成績核查限報1科,只查漏評、誤評、積分及統分差誤,不查評卷寬嚴。
招生錄取
錄取工作貫徹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實行“招生高校負責、省教育考試院監督”的體制。
1.劃定最低控制線
評卷結束后,浙江省教育考試院根據各類別計劃的一定比例,分別劃定錄取最低控制線。2.投檔辦法按8個招考類別分別對考生總分進行排序,并從高分到低分按考生志愿(高校+專業)順序檢索,一旦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高校和專業,即投檔到該高校該專業。投檔比例原則上為1∶1,同分考生一并投檔。3.高校錄取招生高校根據招生計劃嚴格按省有關規定制定工作細則,綜合評價、全面考核、擇優確定擬錄取名單。擬錄取考生高職高專階段就讀的高校于2024年7月15日前審核確認擬錄取考生高職高專畢業資格,并報浙江省教育廳職成教處復核,不能如期畢業者取消錄取資格,招生高校按審核通過的名單辦理錄取手續,并寄發錄取通知書。
對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高校、專業,根據總體錄取情況,視情決定是否進行征求志愿。其中藝術大類中的音樂、舞蹈、表演類專業生源不足時,可降分征求志愿,降分幅度不超過10分。
學籍管理
1.報到注冊和學籍管理新生憑“錄取通知書”和2024年7月15日前取得的普通高校高職高專畢業證書原件報到注冊,缺一不予報到。專升本學生為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學制兩年(注明三年制的除外)。學費按升入學校同屆學生收費標準執行。新生可憑“錄取通知書”辦理戶籍遷移手續。學生入學后不允許轉學、轉專業。畢業時發全日制普通本科畢業證書,文憑表述為“在本校XX專業??破瘘c本科學習”,學習時間按進入本科階段學習的實際時間填寫,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授予學士學位。2.入學資格復查新生入學后,高校要進行全面復查,對不符合報考條件、報到條件和錄取標準以及弄虛作假、違紀舞弊者,取消其入學資格,并報省教育考試院備案。監督制約
為維護考試招生公平公正,確保機會公平、程序公開、結果公正,學校紀檢監察辦公室全程參與、嚴格監督,嚴防招生權力尋租??忌凹议L如在招生選拔過程中有疑義,可直接向紀檢監察辦公室反映(電話:0577—86680751)。
本簡章與國家和省教育考試院有關政策如有不一致之處,以國家和省教育考試院有關政策為準。
浙江專升本院校專業不知道怎么選?報名報考問題不知道怎么解答?落榜沒考上怎么辦?【浙江專升本學歷提升指導中心】的專業老師為你解答!
各位考生可可以和【浙江專升本考生交流群】里面的老師開展一對一交流,幫助考生攻克基礎知識薄弱、攻堅考試重點難點等困難,得到專屬于自己的解答。敬請關注我們吧!
以上就是關于“2024年溫州理工學院專升本招生簡章”的全部內容,考生如果想獲得更多關于常見問題、相關資訊,如考試動態、招生簡章、統考動態、浙江專升本院校、歷年真題、考試大綱、專升本等相關信息,敬請關注浙江專升本網(http://www.52txw.cn/)

浙江專升本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于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